找到相关内容677篇,用时15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冯学成:《中庸》说要第五讲

    一步一步登上山顶,这才叫登高。人的知识,人的道德也是如此,都是建立在最低、最日常、最平庸之处,这也是中庸的庸字很贴切、很生动的比喻,而且非常实在。   在历史上,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喜欢好高骛远、...也包括周之前的夏商两代,就如文中后面所说的舜都存在“鬼神之为德”的现象。对于“鬼神之为德”,我们不能简单地以为鬼神什么德。什么是鬼?这就涉及到古代生命现象的认识,在古代中国,生命现象先是两世说,即...

    冯学成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6560392107.html
  • 以公益心去做佛教事业 宋代佛教的慈善事业

    佛教社会福祉事业的指导理念是发扬佛的慈悲,需要者行布施,加上《福田经》、《梵网经》宣传,使悲田敬田的福田思想充分显现。所谓二福田、三福田到七福田、八福田说法,《梵网经》八福田中,以看病福田...《佛说咒小儿经》 (大正藏一三二九)等?r至于中国僧人所撰的医书,保存在《隋书》〈 经籍志〉中就不少,如道洪《寒食散疗》一卷,智斌《梁解散论》二卷,慧义《寒食解杂论》七卷和《解散方》一卷,昙鸾《...

    佚名

    |佛教观点|慈善|宋代寺院|公益|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8314393289.html
  • 鸠摩罗什生平事迹补证——汉藏文献记载比较研究

    ,大宛献汗血马。”苻坚效法汉文帝拒绝汗血马的故事,[10]还“命群臣作止马之诗而反之”。[11]   苻坚大宛的汗血马没有兴趣,但他西域的一个特殊的人物兴趣,这个人就是鸠摩罗什。史传记载: ...班智达(Pandi-ta)国王说:‘在印度和羌地(Ljang-yul)的一个小国里,往昔释迦牟尼佛上升三十三天时所造佛祖十二岁时等身像即觉卧释迦像(Jo-bo shvakya )、佛骨舍利(Ring...

    陈楠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8322893374.html
  • 禅月大师贯休西入长安考论

    水墨罗汉、“姜体”草隶和千首诗作扬名于中国文化史[4],是僧门中一代卓荦的奇才。   二十世纪以来,贯休生平的系统研究,主要著述:日本小林太市郎《禅月大师的生平与艺术》,台湾释明复《禅月禅师生平的探讨》,田道英的《贯休生平系年》、《释贯休研究》,和陆永峰《禅月集校注》[5]等。他们贯休生事行迹的梳理,各创获,在一些重大关节处,亦颇一致,使贯休生平的探讨渐趋详明、深入。但限于史料和贯休诗作...

    胡大浚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8323493390.html
  • 以公益心去做佛教事业 宋代佛教的慈善事业

    精神为根本理念,对于疾病治疗、灾害救济、贫民救助皆视为佛教徒的当然任务。   佛教社会福祉事业的指导理念是发扬佛的慈悲,需要者行布施,加上《福田经》、《梵网经》宣传,使悲田敬田的福田思想充分显现...政府的度支经费而已,这是与唐代地方财政留州、送使、上供之别迥然不同。所以,自宋代开始,很多建设皆因地方财政窘迫需要责成本地之士绅或宗教团体来担任其事,杨联升先生在他的〈从经角度看帝制中国的公共工程〉长...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13170093595.html
  • 《道次第》修学地图

    广论》,将本论完整介绍给汉地学人。近十多年来,汉藏两地法师纷纷讲解或注释本论,各地《道次第》学习小组也蔚然成风。心学修的佛子来说,本论不仅能使我们在短时间内把握佛法纲要,更详细的修学指导,尤其在...   1.目标   学佛者来说,什么才是正确的目标?现在到寺院烧香礼佛的人很多,他们也目标,但这些目标和佛法指引的目标是否一致?同学们通过一年的学习,是否明确自己究竟为什么要学佛?是来增加一些...

    济群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280094942.html
  • 永明延寿的乘戒兼急观

    犯的妄心的深刻观察,能观三界如影像,由此找到无犯的真心,获得无生法忍。   但是,“无垢光”和“勇施”的典故都前提,就是本来无心犯,受诱惑而犯,犯后至诚忏悔,然后才师长解说“贪欲之性即是空性...慕进修,欲证究竟菩提,无是处。故《经》云:‘纵得妙悟,皆是淫根,以生死根本不断故,直须保护浮囊,方渡业海。”’由此可见,即使明白了真心实相,也不能执理废事,佛教戒律要全面把握,在明白“理无执犯”的...

    孙劲松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15281995094.html